反对教育的理论依据

原文:A Theoretical Case Against Education - by Scott Alexander (astralcodexten.com)

2024 年 5 月 23 日

I. 学校究竟教会了我们什么?

最近,Bryan Caplan 的《反对教育的依据》(译注: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正式译名为《教育的浪费》)再次引发了对教育问题的广泛讨论。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教育并非只是传授事实知识,但事实知识也是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诚然,是否掌握事实是很容易衡量的,而且这是通向更深层次理解的重要途径。例如,如果一个人从未听说过乔叟、狄更斯、梅尔维尔、马克·吐温、乔伊斯等文学巨匠,他大概还没有掌握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再比如,如果有人叫不出华盛顿、林肯的名字,分不清两位罗斯福总统,他很可能对美国历史的兴衰演变缺乏了解。那么,普通美国人都知道哪些事实知识呢?

1999 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 18 至 29 岁的美国人中,只有 66% 的人知道美国摆脱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不是其他国家)。仅有 47% 的美国人能说出三大政府部门的名称(行政、立法、司法)。只有 37% 的人知道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58% 的人知道是什么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二氧化碳)。44% 的民众知道奥斯威辛曾是纳粹的集中营。而在一道判断电子与原子大小的判断题中,答对的人竟然不到一半(比乱猜还低)。

这些调查结果散落在多份民意测验中,这使得它们容易受到发表偏见的影响。我无法找到一项全面、权威、针对大众常识的调查。但有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研非常出色。请记住,这是一个经过精心挑选的、超级聪明的群体,以下是一些数据:

  • 85% 的人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写的(莎士比亚)

  • 56% 的人知道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

  • 44% 的人知道 1775 年奔走呼号「不列颠人来了」的人是谁(Paul Revere)

  • 33% 的人知道分泌胰岛素(insulin)的器官(胰腺(pancreas))

  • 31% 的人知道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

  • 30% 的人知道相对论是谁发现的(爱因斯坦)

  • 19% 的人知道珠穆朗玛峰在哪个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 19% 的人知道《1984》是谁写的(乔治·奥威尔)

  • 16% 的人知道在爱伦坡的诗作《乌鸦》中,乌鸦反复念叨的台词(「永不复述!」)

  • 10% 的人知道《白鲸记》中船长的名字(Ahab)

  • 7% 的人知道日心说是谁在 1543 年提出的(哥白尼)

  • 4% 的人知道老子创立的中国宗教是什么(道教)

  • 不到 1% 的人知道名将汉尼拔来自哪里(迦太基)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对象都是大学生,普通民众的知识水平只会更低。

这些事实知识,大都是我认为学校理应教授的内容。有些要点(如美国政府的分支部门)是整个学科的基石,我原以为学生求学时会反复学习和巩固这些事实。倘若多数人都已忘却,那他们似乎更不可能记得在校所学的其他知识。那学校到底在做什么?

或许,正因为有学校教育,大多数人才掌握了最起码的常识——譬如美国脱离英国独立,譬如莎士比亚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且看下列问题,其正确率和「莎士比亚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差无几:

  • 曲棍球(hockey)运动员击打的橡胶圆盘叫什么?(冰球(Puck),89% 的人答对)

  • 以吃菠菜增强力量著称的漫画人物叫啥?(大力水手(Popeye),89% 的人答对)

  • 多萝西在《绿野仙踪》里的小狗叫啥?(托托(Toto),80% 的人答对)

学校不曾教过这些知识,人们多半是通过文化浸润而吸收的。照此推论,人们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许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要知道,这项调查发布的十多年前,好莱坞才推出了一部关于莎士比亚创作《罗米欧与朱丽叶》的获奖影片。诚然,只有 19% 的人知道奥威尔写了《1984》,但有多少人晓得 1984 日历的梗?知道「1984不是操作指南!」的笑话?听说过真人秀《老大哥》?学校不教这些,人们多半是在了解 1984 相关文化时,顺带知晓了奥威尔其人。

好吧,学校可能并没有很好地传授事实知识。但它至少能教会学生一些技能,不是吗?

然而,测试结果显示,尽管从大多数公立学校毕业理论上需要掌握代数知识,但实际上不到 10% 的美国人「精通」 PIAAC(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所界定的数学技能。

我在初中学过一年西班牙语,但如今我就是为了救命,也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西语。那一年完全是浪费时光。诚然,我知道「你好」(Hola)、「再见」(Adios)这些词,但我也知道「老外」(gringo)和「我想吃塔可贝尔」(Yo quiero Taco Bell)这些,而这只能归因于文化浸润。

由此可见,无论是事实还是技能,大多数人似乎都忘记了在学校学到的几乎一切。学校教育支持者仅存的论点或许是:即便学生忘记了所有具体细节,他们至少还保留了某种学习框架,让他们日后学习和理解新事物变得更加容易;也就是说,他们习得了某种总体的学习理念。但这个假说未免有些牵强附会,而且与许多孩子的切身体验背道而驰——他们说学校让他们厌恶学习,让他们无法以非虚假的、非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又或是由于多年被迫阅读自己讨厌的书,以至于现在一想到阅读就心有余悸。

II. 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而忘记了那些?

让我们退后一步,思考为什么这些可能都是正确的。换句话说:

  • 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会忘记学校反复教授的内容?

  • 为什么当他们通过文化浸润的方式习得知识时(例如大力水手,“yo quiero Taco Bell”),他们反而能牢记于心?

  • 孩子们在标准化考试中不是一直表现不错吗?为什么后来他们就不记得那些知识了呢?

  • 如果一个专业教师倾囊相授的内容,你全神贯注地学习,只为应对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事后你尚且遗忘殆尽,那你究竟还能记住什么呢?

下图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img

图片出处见此。请注意横轴的不规则刻度。

就我们的讨论而言,该曲线未免有些程序化——记住 20% 的美国史课程意味着什么?重点在于,随着时间流逝,你能记住的只会越来越少。

遗忘曲线主要关注抽象的、毫无关联的、缺乏情感联结的知识——你会记住杀害至亲的凶手姓名,远超出曲线的预测——但对于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而言,它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近似。我找不到任何跟踪调查超过一个月的研究,但很可能十年左右后,记忆保留率会极其低下。因此,如果你询问一位成年人有关电子的知识,而他们上一堂高中理科课已是十年前,他们多半是全然不记得了。

那人们究竟为什么能记住某些事情呢?与遗忘曲线相对的,还有一条更加乐观的曲线——间隔重复曲线:

img

相关数据来源见此。需要注意的是,递增间隔的重复并不一定比固定间隔的重复效果更好;更多细节请参阅这里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你应该会复习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果运气好,你下一学年的老师会系统回顾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拓展。这样一来,你就能获得几十次间隔合适的重复学习机会,直至这些知识能够伴随你一生。

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只有 19% 的人知道喜马拉雅山脉呢?

我没能找到任何有关遗忘曲线和重复曲线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尺度上的权威研究,但某个间隔重复网站推荐了以下复习时间表:

  • 第 0 天:初次学习
  • 第 1 天:24 小时内第一次复习
  • 第 6 天:大约一周后第二次复习
  • 第 14 天:大约两周后第三次复习
  • 第 30 天:大约一个月后第四次复习
  • 第 66 天:大约两个月后第五次复习
  • 第 150 天:大约五个月后第六次复习
  • 第 360 天:大约一年后第七次复习

通常,重复 7 次就足以让人终身记住某些信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二次重复开始,下一个重复间隔可以通过将上一个间隔乘以一个大约 2.2 的因子来计算。这个数值被称为简易度,根据实际情况,它通常被设定在 2 到 2.5 之间。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生时代对知识点反复记忆的次数不够,还是有人过于乐观地认为重复 7 次就能让人「终生」牢记,我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例如,我都快忘光某些大学教授的名字了,虽然他们曾经给我上了整整一年的课,几乎每天都能碰到面。

假如世上真有什么抽象的事实,无论如何重复记忆也只能保持 10 年,那大家遗忘学生时代学到的大部分知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假设一个人学习某个知识点,已经透彻到了考试也能轻松过关的地步,那之后哪怕一年才复习一次,或许也足以让他长久铭记。这就能解释为何每个人都记得莎士比亚的大名——因为在日常生活的随意交谈中,我们每年都有可能不止一次听到别人提起他。

img

这是我今年的那次。它值得吗?

文化重复效应到底有多强呢?为了解决这个赌局,我问 ACX 调查的参与者,他们在过去 24 小时内是否想到过罗马帝国。结果显示,大约 45% 的人想到了。虽然我们无法给出任何正式的估计,但最有可能的是,这个分布中的大多数人每周至少会想到它一次,绝大多数人每月至少会想到它一次。由此可见,无论你的历史老师教得多么糟糕,你永远也不会忘记罗马帝国。

(说起乔治·奥威尔,仅在这篇文章躺在我草稿箱的两周里,我就在日常生活中无意间发现了三次提及他的地方。)

人们多久会想起桑海帝国?我在七年级时肯定学过它——它是那个「你们都必须知道非洲历史的存在和辉煌,请务必谨记于心」单元的一部分。但我把它彻底遗忘了,直到它在《文明》系列游戏(大概是《文明 5》)中登场。在那之后,我玩了足够多盘的《文明》,桑海帝国这个名字才得以在我记忆中多逗留了几年。这或许比起历史老师讲授每个主题的时长,更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记住了罗马,却遗忘了桑海。

根据这一模型,聪明人记忆力出众,部分原因在于他们遗忘曲线的形状有所不同,但更主要的是,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置于经常接收信息的环境中。如果你记得乔治·奥威尔是《1984》的作者,很可能是因为你在阅读报纸、博客时,常常看到某些政府措施被冠以「奥威尔式」的称号。而如果你整日埋头刷抖音,或许就鲜少接触这些信息,渐渐地也就和 81% 的大学生一样,忘记了这个名字。

(关于《1984》,我还记得的内容有:作者是乔治·奥威尔。小说中有欧亚、东亚、大洋洲三个国家。英国隶属欧亚,被称为「空军第一号基地」。三个国家时而结盟,时而反目,政府却谎称「我们一直在和东亚作战」。邪恶的极权政府统治着一切,最高领袖名叫老大哥,真实性存疑。还有一位疑似反抗军领袖,名字听起来像犹太人。社会等级分为内党、外党、无产者三类。官方语言「新话」中创造了「超级加倍好(doubleplusgood)」一类新词,令人难以质疑当局。主人公温斯顿和朱莉娅试图反抗极权统治,温斯顿惨遭酷刑折磨,其中涉及令人毛骨悚然的老鼠。最终他被洗脑,宣称爱老大哥、认同 2+2=5。朱莉娅的身份也耐人寻味,疑似是政府的卧底特工。我想这些情节细节都属于那种大概每隔几年才会在现实生活中偶然接触到一次的。)

III. 除了看护孩子,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这个模型使得学校几乎无用。它所传授的事实知识,要么是出了学校后再也遇不到的,你转瞬即忘;要么是出了学校后将会频频遇见的,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显得多余了,因为无论如何你都会学会。

我们能否为学校教育挽回一些价值?一种思路是,学校通过帮助你长时间学习某些知识,开启一个良性循环,让你在日后能够重新运用所学。以阅读能力为例,一旦你在学校掌握了阅读技巧,可能会每天都运用它,从而不断强化记忆。但如果始终未能习得阅读,你可能永远不会主动学习了。

(当然,这个例子现在有点站不住脚了,因为许多中产阶级家庭里,孩子们早在入学前就已经精通阅读——如今,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恐怕从娃娃两岁起就得教起。但无论如何,学校教育至少能帮助底层家庭孩子掌握阅读能力。)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某些数学知识——尽管 PIIAC 的数据显示,只有 10% 的美国成年人具备基本数学运算能力,但对于一些更基本的算术能力,比如简单的加减法等,大多数人还是在学校学会并受用终生的。

好吧,这也许可以证明上到四年级是合理的。再往后的学校教育呢?还有没有类似的论据?

你大可以假设一些相似的情况。比如,要想读懂和欣赏有关古罗马历史的书籍、电影、播客等作品,你必须先掌握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一旦积累到某个数量门槛,就像棘轮一样,你会持续吸收更多知识,同时强化已有认知。但我觉得这种假设站不住脚,因为现实中,许多领域的知识,人们在学校根本就没学过——比如编程、烹饪,或是钟爱的奇幻系列的历史背景等等——可后来不也都无师自通了吗?当然,你要愿意信那一套,我也拦不住你。

除此之外,学校教育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恐怕也就是在家长不在身边时,充当临时看管孩子的托管所吧。说实话,我实在想不出学校教育还有什么独特的存在价值了。

(当然,以上纯属理论探讨)